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唐志强/文 邹财麟/图
4月21日上午,南国早报记者就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等热门金融话题,采访了原中国银行行长杨凯生。他认为,互联网只是金融模式的一种平台和渠道,传统金融理念是不能完全颠覆的。
记者:如何看待直销银行这类模式,这是否也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
杨凯生:传统银行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网点的依赖性已减弱。即使是工商银行这种在人们印象中特别保守的传统银行,也有80%以上的业务是不通过网点办理的。现在,客户更多地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电话银行来完成交易。还有20%的客户很少去银行网点,但跟银行的业务联系也很紧密。
究竟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行业叫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银行开拓互联网业务也叫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只是一种渠道和方式,互联网企业跟传统银行相比,各有各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传统金融理念,这是不能颠覆的。一旦颠覆,很有可能就会出问题。因此,传统金融和互联网企业必须是互相融合,取长补短,而不是说你取代我我取代你,以及互相打压。
记者:利率市场化有无时间表?
杨凯生:不是说在一两年之内全面利率市场化吗?其实在利率全面市场化之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的利益。
记者:目前有种说法,认为利率全面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加大,存款50万元以内更安全,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杨凯生:这得看存款保险制度出来以后,赔付金额的多少来确定。将来金融机构靠单纯的高息揽存款,估计会跟目前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客户为了分散存款的风险,必定会选择在多家银行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