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互联网金融可能延期整改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业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无论各地网贷机构整改进度如何,“延期”是意料之中。
目前,仅少数地区明确地方性备案细则,信披细则亦未被具化。而因“属地化”备受争议的网贷资金银行存管,也成了加速整改的阻力之一。
多家已在异地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的P2P平台反应激烈。“毕竟前后平台也花了很多成本,希望监管层考虑到这点。”
信息不对称是
存管属地化主因?
此前上海市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网贷平台银行存管属地化,近日被传出可能会有城市跟风效仿。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有两家本土银行共计仅接入7家网贷平台。
一家股份制银行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银行存管属地化的主要原因是监管层希望能及时发现本地平台的问题。如果平台与其接入银行处于异地,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当前,银行存管属地化最核心的是技术问题,是如何迅速报送数据,形成联网沟通的问题。
西南地区一家银行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在本周召开存管银行会议,并制定合规方案。目前,银监会普惠金融部正在征求银行意见。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向监管层报备银行存管情况时,已上线的平台反应比银行更为激烈。
多家平台负责人呼吁,希望不要属地化。“我们已经跟银行上线了银行存管。毕竟前后平台也花了很多成本,希望监管层考虑到这点。”一家深圳的网贷平台负责人坦言。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上海仍在征求意见阶段,一旦实施,难度也将不小——已上线的平台或将出现两家银行同时存管的情况,会导致存管风险。
平台整改缓慢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2148家,同比减少66家。其中,转型平台4家,3家平台在5月份恢复发标。
对于行业关注的网贷资金存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452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同期正常运营P2P平台总数量的21.05%。
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总监于百程表示,还没有接入银行存管的平台,都在积极地找银行接入存管。
已上线银行存管的网贷平台,大部分在努力地将业务整改合规,同时处理大额标的,为在当地金融办的备案做准备。
去年底,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曾明确提出,办理备案登记所需材料包括网贷机构基本信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官方网站网址及相关APP名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等九项。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说细则由各地方监管层制定,但上述基本备案所需材料,目前仅少数平台全部具有,平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获取相关资料。记者 罗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