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记者走访探寻碧水保卫战中的“广西经验”

决不能让广西好水变差

晚春4月,地处滇、黔、桂3省(区)结合部的万峰湖静若处子,已难觅昔日网箱、泡沫、垃圾的踪影,清风徐来,满目青山让人心旷神怡。乘船穿行于万峰湖面,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烟波浩渺,重峦叠嶂,鱼翔浅底,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万峰湖总库容102亿立方米,是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淡水湖,它既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亦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供给地。过去,因降雨偏少、水位下降,以及万峰湖水体自净交换能力弱、网箱养殖污染等原因,万峰湖水质曾一度恶化,超标原因主要为水产养殖远超水环境负荷。

万峰湖库区(广西境内)范围包括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县两个县。2018年,当地政府针对万峰湖水质超标问题,提出“重拳整治、依法治理、退渔还湖、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并及时实施。目前,万峰湖(广西部分)开展了12个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其中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类项目2个,流域污染源治理类项目10个。从2018年5月开始,万峰湖断面水质好转为Ⅱ类。

隆林、西林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扶贫任务较重,由于库区淹没了大部分的田地,网箱养殖是库区移民生存的重要手段。网箱拆除涉及不少库区居民,他们上岸后如何发展?

对此,百色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市正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劳务输出、培养种植养殖能手等措施,拓宽上岸渔民养殖户的增收渠道,引导和帮助养殖户发展种植其他养殖产业,最终实现上岸改行转产。湖库周边移民通过生态公益林补助、种植经济林和果树等多举措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山清水秀生态美’赋予广西的不仅是‘金字招牌’优势,更是一种持续的责任担当与考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广西将着眼护清水、治差水、保饮水,重点加强漓江、九洲江、南流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实施控源减污、严格监管,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源涵养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确保今年我区长江、珠江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6%。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