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适度宽松”如何造福美好未来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谭卓雯 冼妍杏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传递出全力拼经济的积极信号。

2025年,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近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宏观政策暖风频吹,积极信号已然浮现。

变局中孕育着新局,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些都与企业发展和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广西金融业持续深化多方联动协作,切实落实好宏观经济政策,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转向: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让资金更快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进入2025年,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开始精准发力。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年宏观政策基调时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挑战……2025年,从全国到地方,面对的环境仍不容乐观。

时隔14年重出江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时“因变而变”,为提振经济注入信心。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进取,更大力度地运用总量、价格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充足的流动性,推动实际利率显著下降。

“今年的货币政策转向让我们感到振奋,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将极大助力美斯达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广西美斯达集团办公室副主任王统富说。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南宁本土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扛住了市场的风险挑战,在全球大市场上闯出自己的国际化路径。

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致力走国际化路线,吸引了不少国外客商的关注。广西美斯达集团供图

放眼全区,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仍然是严峻的现实。

谈及如何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综合运用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流动性总体充裕,提高企业和个人资金可得性,进一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更快流向“两新”“两重”、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今年,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将深化金融、财政、产业政策联动效应,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专项工具的增量扩面,促进稳定楼市股市,提振市场信心。

大力提振消费:

推动居民房贷、消费贷利率下行,服务百姓美好生活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作为今年九大任务中的第一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前,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偏弱,是制约国内大循环的突出症结所在。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望带动经济活跃。参与市场活动的经营主体增多,老百姓的“饭碗”自然端得更稳,消费的底气更足。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大的消费品莫过于房子、车子。

“今年我的房贷利率降到3.5%,月供又能省好几百,不用着急提前还贷了。”今年元旦,南宁市民王先生的房贷利率大幅下调,让他很兴奋。

“首付只花了不到3万元,余款用信用卡分60期付款,每期只用承担180块钱利息。”去年下半年,家住南宁市西乡塘区的李女士在建设银行购车分期服务的助力下喜提一辆新能源汽车,圆了她的汽车梦。

去年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我区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有关专家表示,今年进一步降准降息将带动居民端房贷、消费贷利率下行,刺激房地产市场刚需与改善性需求释放,购买家电、汽车等大额消费品时资金成本降低,也将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家电商场在显眼位置宣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冼妍杏/摄

在加大房地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日前已明确,2025年将落实好住房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地方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服务,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力争2025年全区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大关,支持收购1万套以上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将成为消费市场新热点。

在广西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覃诚看来,提振消费还要着眼于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提升保险保障水平。

“我区应加强区域特色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如支持针对广西本地农户、小微企业等群体的定制化信贷服务,推动数字金融在农村普及,提高金融产品可得性与便利性,同时提升保险保障水平,推出适应地方经济特点的险种,如农业保险、健康险等,提高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深度,从而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覃诚说。

打通融资卡点:

壮大耐心资本,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企业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2025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如何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作出明确要求: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让广西铟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龙充满期待,因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等举措正是企业所盼。

作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广西铟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超高纯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半导体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随着业务量逐年递增,自有资金存在缺口、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限制了企业快速成长。

“今年公司将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希望相关政策尽快落地见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张光龙说。

广西铟泰科技有限公司铟电解提纯技术人员对钛板及电解液进行检查。韦志勇/摄

去年以来,我区持续探索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截至11月末,广西科创企业贷款余额2916.35亿元,同比增长20.57%,超额完成自治区10%的目标,科创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93个百分点。

今年,我区将强化部门合力,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联动,全力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服务质效。

在强化政银企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全区科技金融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方面,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将联合自治区科技厅共同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组织召开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会、推进会,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同时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活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和“桂惠贷”等政策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力争广西科创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速。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刘骞文认为,要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注重金融服务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的定价、交易以及融资体系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积极参与非常重要,应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资源引导配置能力,通过参与并购重组优质产业资源、创投基金引投、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专项投资基金等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以投带育、以投带引,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广西新质生产力发展。”刘骞文说。

报纸版面截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